FIFA列日本女足五大受关注球员:熊谷纱希、长谷川唯在内
973 2024-10-28
2月4日,2023年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,已故湖北篮球传奇人物、湖北篮球“快准灵”风格的开创者刘贵乙入选,成为第一位进入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湖北人,也是名人堂迄今仅有的四名杰出教练员之一。
不熟悉这个名字的人,可能会问“他是谁”;但对熟悉中国篮球尤其是湖北篮球历史的人来说,第一反应是“终于等到这一天!”
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,是中国篮球对这位锐意进取、领先世界潮流五十年的战术大师的致敬和追思。
众所周知,如今世界篮球的潮流是以快传、快跑、快投三分为标志的“跑轰战术”。这一潮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NBA初露端倪,二十一世纪初在NBA太阳队逐渐成型,并在随后的勇士队身上大放异彩,并最终成为席卷全球的主流打法。
但早在1970年,刘贵乙就首创了这一打法,并以“快速、准确、灵活”的特点命名为“快准灵”。经过五年磨练,先天条件并不突出的湖北队凭借“快准灵”打法成为全国男篮劲旅,在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上拿到银牌,最终在1980年男篮甲级联赛上夺冠,这也是湖北三大球项目第一个全国冠军。
从1957年出任湖北队主教练开始,刘贵乙一直受困于队员的身高不够,他生前曾回忆说:“平均身高不到1.85米,在国内算是最低的。”他的爱徒张勇军也说:“身高和北方球员没得比,太吃亏了。”要想克敌制胜,刘贵乙选择了“以快破高”。
摸索的过程是痛苦的。在战术试验的初期,湖北队的打法受到了很多非议。“当时很多人说我们是‘快打快输’。”前省队队员贾韬回忆说,有一场比赛,湖北队拿了120分,可让对手拿了130分,还是输了。
但经过五年磨练,这套打法逐渐成型,对手的态度也从非议变成了恐慌。“有一次和山东队打友谊赛,对方刚得分,教练就在场边大喊:‘快回防!快回防!’就是被我们的快攻吓的。”贾韬说,当时国家体委专门发文肯定了湖北队的战术革新,1976年英国队来访,国家体委没有召集国家队迎战,也没有安排当时的冠军球队,却专门把湖北队调到北京,和英国客人打了一场比赛。
战术并不是万能的。有了好战术,依然需要苦练,更何况“快准灵”打法本就是用技术和积极性弥补身体天赋的不足。在这方面,刘贵乙的队员们深有体会。
1979年8月,刘贵乙带领湖北队到南京,顶着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备战全运会。贾韬说,训练间隙只能在篮球架后面的那一点点阴凉地躲一下,唯一的“福利”是训练后一人可以吃两根冰棒。刘贵乙那年44岁,一连10天,和队员一起在烈日下暴晒。
张勇军回忆,当年刘贵乙带队,每天早上五点五十必定敲门叫队员起床,十几年如一日,“我们都好奇,刘指导从来不生病的吗?就从来没有缺席过。”刘贵乙对张勇军等队员的要求颇高,经常安排高强度的底线三分球投篮训练。“在两个底线来回奔跑投三分球,合格标准是投20个,要中16个。”张勇军说,“一般要求是10中8,还好办。20中16就不容易了。”
如此苦练,NBA直播练出了扬名全国的“歪把子机枪”。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男篮决赛上,中国队最后6分钟落后东道主韩国队11分,主教练钱澄海只说了六个字:“张勇军,湖北队。”这是一套事先安排好的战术,意思就是让张勇军按在湖北队的打法来打。临危受命的张勇军连中4个三分,成功实现逆转。
这枚男篮金牌意义重大,在此战之前,中韩金牌总数战平,此战之后中国代表团以此一枚金牌的优势压倒韩国,历史上首次站到亚运会金牌榜首位。而刘贵乙开创的湖北打法和培养的湖北人才,居功至伟。
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: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